东南网4月1日讯(通讯员 潘陈娜)今年的4月2日是第16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为了让更多的人接纳关爱这群”星星的孩子“,在“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到来之际,一系列关爱活动在福州多地举行。
提升普特儿童教育融合度“星儿”体验幼儿园生活
3月31日,在福州市鼓楼区民政局、鼓楼区残疾人联合会指导下,福州市敏朗公益服务中心联合福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童年·童趣·童心共融”主题融合活动,让“星儿”体验幼儿园生活,与普龄儿童一同分享快乐的童年。
福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融合活动 幼儿园供图
来自敏朗机构的8组“星儿”家庭,走进福州市实验幼儿园的多媒体大教室,共同体验幼儿园孩子们的日常课程。课题讲解、艺术手工、点心时间、户外互动以及交换礼物……丰富的融合活动,让“星儿”们体验幼儿园生活的丰富和精彩,也让幼儿园的孩子认识到身边的“星儿”小伙伴并不特殊,也和他们一样需要关爱、需要体验美丽人生。
鼓楼区残联主任彭文良表示,推进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深度融合,其本意是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不被隔离在传统特殊学校,而是回归到正常的主流学习环境,进入到普通幼儿园甚至是小学;我们要不断提倡无差别的正常教育,才能更好地避免社会特殊的眼睛对星儿们造成伤害,才能让每个孩子、每个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福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融合活动 幼儿园供图
福州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叶桂莲介绍,此次邀请福州市敏朗公益服务中心的八组自闭症家庭前来幼儿园开展“浩瀚星空 同梦寻星”主题活动,就是希望传递一种牵手前行、守望相助的理念。
“自闭症孩子是需要融入社会才能健康成长的,幼儿园今后愿意持续性、常态化提供这样的机会,作为他们接触和融入正常社会集体的一个窗口。”叶园长认为,融合教育也让普通学生体会生命的多样性,学会接纳多元和差异,平等对待与尊重他人。
福州市敏朗公益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自闭症的核心症状是社会交往障碍和刻板狭窄的行为兴趣特征,导致他们难以融入社会。在现今科技发展下,通常在0-2岁即可被诊断出来,因此2-7岁被称为自闭症的黄金干预期。融合教育作为星儿融入常规教育的重要方式,需要社会各界对于自闭症的正确理解,更需要家长们正确对待、接纳他们的不同。经过专业康复训练的星儿会大大提高其言语及社交能力,为自然融入幼儿园、小学打下坚实的融合基础。
“星青年”亲近自然 感受同伴温暖
3月31日,由鼓楼区民政局、温泉街道社工站、喜阅公益、福州小善公益等单位邀请的20名“星青年”来到棋盘山徒步,参观亭江炮台,共同感受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
“星青年”在领队汪老师的带领下一步一阶地向山顶行进,整个山顶都飘荡着大家欢快的笑声。
“星青年”参观交流 活动主办方供图
在亭江炮台,“星青年”了解中法马江战役和抗日战争中历史。“这个炮台好大!”他们纷纷围过去和大炮合影。看着孩子们之间的互动,“星青年”妈妈刘女士感慨地说“像这样的孩子大多数被迫宅居家中,很少有机会和同龄伙伴一起出游,今天的活动就给他们创造了一个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星家庭”成员们一起在大自然的风光里,通过与其他家庭的互动与合作,加强了家庭间的情感联结,同时,也是改善身心健康的有益途径,让大家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自闭症青少年用歌声唱响未来与希望
4月1日晚上,由福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指导,仓山区残疾人联合会、仓山爱琴海购物公园、福建省心启航助残帮扶中心、中国新生代福建唱区组委会、福州市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联合主办的“用歌声唱响未来与希望”在爱琴海2号门外广场举行。
试唱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现场成一片蓝色的海洋 主办方供图
现场一片蓝色的海洋里,热烈的掌声与一阵阵歌声引人注目。上台献唱的都是自闭症人群,年龄从11岁到34岁,他们来自福州、厦门、宁德、福清等地。他们为自己的努力、父母陪伴、爱心人士关爱而歌唱;更为平等、尊重、友好的融合环境而歌唱!现场,义卖区热闹非凡,融合小天使与“星青年”结伴,努力兜售“星青年”的手工文创品。试唱会结束,他们与融合伙伴手拉手走进人群中为路人系蓝色丝带,让爱流动!
现场举行义卖活动 主办方供图
活动主办方一位负责人说:“在16届世界孤独症关注日,我们特别举办这场活动,希望公众能看到孤独症人士在舞台上熠熠生辉,闪闪发光的样子。不论是他们父母还是他们自己,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他们每个人都独一无二,都应该被尊重与接纳。”
活动号召更多人关爱孤独症人士 主办方供图